成都華陽四年級英語輔導哪里好 _戴氏小學補習班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《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的筆算》教學設計文章內(nèi)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《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的筆算》教學設計【教學內(nèi)容】人教版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(shù)學(二年級上冊)》第8頁的內(nèi)容。【教學目標】1.學會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的筆算方法。2.借助課本上的情景圖引出計算問題,并通過實際操作、自主探究、小組協(xié)作等手段掌握計算的方法,從而培養(yǎng)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?!窘虒W過程】...
,小升初文化課銜接班報名
文化課補習培訓班,銜接補習班,打好基礎,無縫銜接新學期課程。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二年級數(shù)學《角的初步認識》教學案例文章內(nèi)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二年級數(shù)學《角的初步認識》教學案例【教學內(nèi)容】
人教版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(shù)學(二年級上冊)》第38~39頁例1、例2。
【教學目標】
1.經(jīng)歷從現(xiàn)實生活中發(fā)現(xiàn)角、認識角的過程。
2.認識常見的各種角,學會畫角,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。
3.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、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。
【教學重點】 認識角。
【教學難點】 正確畫角。
【教具、學具準備】
1.教師準備大三角板、圓形紙、多媒體電腦、多媒體課件、活動角。
2.學生準備三角板、圓形紙、長方形紙、帶孔小棒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創(chuàng)設情境,導入新課
師: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錄像片,大家高興嗎?
生:高興。
師: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欣賞,一邊看一邊想:從錄像中你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?
[評析: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,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(chuàng)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。]
二、引導探究,學習新知
(一)聯(lián)系實際,找角
(師生一起看錄像美麗的校園。突出:門窗上的角、花壇周圍的角、操場中場地的角、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)
師:同學們,剛才錄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?
生:我們的學校。
師: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從錄像中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?
生1:我發(fā)現(xiàn)了小朋友在做操。
生2:我發(fā)現(xiàn)了學校很漂亮,有教室、有操場、有同學
生3:我發(fā)現(xiàn)門上有一些拐角,操場上也有拐角
生4:我還發(fā)現(xiàn)老師拿著的東西(三角板)上也有拐角
師: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,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,在我們身邊,就有很多物體上有角,你能找到嗎?現(xiàn)在在小組內(nèi)把你看到的角說給別人聽,看哪個小組找到的角最多。
(小組活動:找角)
[評析: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身邊找角,并且互相說說,一方面充分體現(xiàn)了教學的民主性,教師給每個學生都創(chuàng)造了均等的學習、參與的機會,使每個學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;另一方面使學生經(jīng)歷了從現(xiàn)實生活中發(fā)現(xiàn)角、認識角的過程。使學生體會到數(shù)學并不神秘,數(shù)學就在日常生活中,就在自己身邊,使學生感受到數(shù)學與現(xiàn)實生活的密切聯(lián)系,培養(yǎng)了學生學習數(shù)學的興趣和意識。]
(二)初步感知,指角
師:哪個組的同學想先把你們組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?
生1:我們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、桌子上的角。
生2:我們組還找到了這張紙(長方形)上的角。
生3:我們組還找到了窗子上的角、電腦上的角。
生4:我們組找到黑板上的角。
生5:我們組還有補充,你看,大屏幕上也有角。(注:所有學生指角的過程都是點了一下角的頂點處。)
師:老師明白了,同學們指出的角原來是這樣一個圖形(邊說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),這是個角嗎?
生:不是,這是個點。
師:對,這是個點,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?想想看,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?在小組里討論一下,再指指看。
(學生活動)
[評析:在這里,學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。所以在指角時指的是角的頂點處。但精彩之處就在于教師沒有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,而是充分利用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這一知識盲點,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正誤,把學生對角的認識自然地從生活實際過渡到數(shù)學知識,逐步構(gòu)建正確的表象。]
師: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?
生1:是這樣的(見右圖)。
生2:是這樣的(見右圖)。
生3:這樣才是一個角(見右圖)。
師:現(xiàn)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,不光指了一個點,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,也就是這樣一個圖形(出示現(xiàn)成的角),但大部分同學的指法還不對。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?(教師示范見右圖)。
會指了嗎?在小組里再互相指指。
[評析:通過三次指角,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。另一方面,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識的滲透的孕伏;三次指角,逐漸滲透了角是由一點引發(fā)的兩條射線組成的這一知識,為學生繼續(xù)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。]
(三)小組合作,折角
師:(出示一張圓形紙),同學們看,這張紙上有角嗎?你能想法用它折個角嗎?以小組為單位比賽,看哪一組折角的方法多,樣子好。
(指一組學生將折的角貼在黑板上)
師:哪一組還有不同折法?也過來貼上 (有不同折法的貼出)。
師:哪位同學愿意把他們折出的角指給大家看?
生1:這張紙上有三個角。
生2:我不同意他的說法,這張紙上只有一個角,另外兩個不是角,因為它的另一條線彎了。
師:同學們都聽到了嗎?她說得非常好,只要有一條線彎了,這個圖形就不是角。
(四)動手操作,做角
師:同學們心靈手巧,折出了這么多形狀的角,那你能用這樣兩根帶孔小棒做個角嗎?試試看。
(學生活動:利用帶孔的小棒做角)
師:老師這里也做了一個角,現(xiàn)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忙,愿不愿意?哪位同學能把角變大一些?
(指名一個學生演示)
師:同學們看,角變大了嗎?你能讓自己做的角變大嗎?怎么變?
生1:我用一只手拿著一根不動,另一只手往外一拉小棒,角就變大了。
生2:我把張開口的兩根小棒往桌子上一壓,角就變大了。
生3:我把手放在小棒中間往外一撐,角就變大了。
師:同學們能讓角變大,那么還能讓它變小嗎?怎么變?
生1:我把兩根小棒往里一捏,角就變小了。
生2:我用兩只手將兩根小棒往中間一摁,角就變小了。
生3:我把一根小棒放在桌子上,把另一根一壓,角就變小了。
[評析: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體會、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又開的大小有關這一知識點。注重了學生的觀察、操作與體驗,培養(yǎng)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(chuàng)新意識。]
(五)體驗感悟,畫角
師:你能將小棒做成的角的樣子在紙上畫出來嗎?試試看。
(學生活動:畫角)
(展示一組學生畫的角)
師:大家說,哪一組同學畫得好?同學們想知道怎樣畫又快又美觀嗎?
(電腦演示畫角過程)
師:請用正確畫法畫一個角。
(學生再次畫角)
(六)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
師:同學們看,這個角畫得怎么樣?請這位同學過來,同學們知道她叫什么嗎?她為咱們做出了榜樣。這是她的什么?(手)這個呢?(鼻子)這個呢?(耳朵)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二年級數(shù)學《角的初步認識》教學案例文章內(nèi)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二年級數(shù)學《角的初步認識》教學案例 師:我們知道了她的名字,還知道了她身上各部分的名稱,角這個圖形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稱,想知道嗎?(電腦邊演示邊出現(xiàn)名稱)
師:現(xiàn)在同桌說說悄悄話,告訴對方角的每一部分分別叫什么。
(七)總結(jié)升華
通過今天的學習,你學會了什么知識?
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,師生共同歸納:(1)認識了一種新的圖形──角。(2)學會了畫角。(3)知道了角是由一個頂點、兩條邊組成的。
三、鞏固拓展
1.師: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,老師獎勵你們做游戲,好嗎?(好)同學們喜歡爬山嗎?(喜歡)今天咱們就來做個爬山游戲???,這就是那座山,在通往山頂?shù)穆飞希O了這樣幾個關口,只有順利闖關,才能到達山頂。哪組同學愿意帶領大家率先闖過第一關?
電腦出示:下面圖形哪個是角?
師:第3個為什么不是角?
生:因為它的一條邊不直。
師:你答對了,獎勵你們一面小紅旗。
(伴隨著音樂升起第一面小紅旗)
2.師:哪組同學愿意闖第二關?
電腦出示: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?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《長度單位厘米》教學設計文章內(nèi)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《長度單位厘米》教學設計【教學內(nèi)容】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(shù)學(二年級上冊)》第1~3頁和練習一的第1~3題?!窘虒W目標】1.通過動手實踐,使學生意識到量物體應該用相同的工具來量。2.認識尺子,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,會用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。3.培養(yǎng)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。4.培養(yǎng)學生動手實踐...
(回答正確后升起第二面紅旗)
3.師:第三關最難,誰有信心繼續(xù)闖關?
電腦出示:下圖中有幾個角?
(回答正確后升起第三面紅旗)
師:在這位同學帶領下,我們順利到達了山頂,登高遠眺,一切盡收眼底。有藍天、白云、遠處的山水、近處高大的樹木(邊隨音樂說,邊出現(xiàn)畫面,最后停留在交叉的樹木上)。在美麗的大自然中也有角,只要你處處留心,一定會學到更多的數(shù)學知識。
【二年級數(shù)學《角的初步認識》教學案例】相關文章: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《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的筆算》教學設計文章內(nèi)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《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的筆算》教學設計【教學內(nèi)容】
人教版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(shù)學(二年級上冊)》第8頁的內(nèi)容。
【教學目標】
1.學會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的筆算方法。
2.借助課本上的情景圖引出計算問題,并通過實際操作、自主探究、小組協(xié)作等手段掌握計算的方法,從而培養(yǎng)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創(chuàng)設情境,引探算法
師: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。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,大家看學校先安排哪幾個班去參觀?
(媒體出示課本第8頁的主題圖)
生:學校安排二(1)、二(2)、二(3)、二(4)班的同學去參觀。
師:那么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2輛車,每輛車又只準乘70人,如何安排呢?這可把老師給難住了,大家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? (能)好,大家估算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呢?
(想好后小組交流)
師: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回答剛才的問題?
生1:我認為二(1)班和二(2)班的同學可以合乘一輛車。剩下的二(3)班和二 (4)班的同學再合乘一輛車。
師:還有不同的乘車辦法嗎?
生::我認為二(1)班和二(4)班的同學也可以合乘一輛車。剩下的二(2)班和二 (3)班再合乘一輛車。
師:誰還能想出其他乘車辦法?(學生觀察后沒有再舉手)大家想出了這么多的乘車辦法,這些辦法行嗎?我們來驗證一下好不好?(好?。┠銣蕚溆檬裁捶椒炞C呢?
生:把兩個班的人數(shù)加起來看看是否超過 70人。
師:好,下面我們先來對第一種乘車方案的第一個問題進行驗證。請你們動腦筋,想辦法。算出結(jié)果來,當然了,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,算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。
師:好,誰愿意匯報一下驗證的過程?
生2: 36+30我是用口算驗證的,先算30+30=60,再算60+6=66,沒有超過70,我想這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。
生4:我是這樣想的:40+30才等于70,36+30當然比70少了,二(1)班和二(2)班可以合坐一輛車。
生3:我是用小棒來幫忙的,先擺3捆6根,再擺3捆,和起來是6捆6根,就是66,比70少,可以合坐一輛車。
生4:我是用豎式計算的,個位和個位對齊,十位和十位對齊,個位6+0=6,在個位下面寫6;十位上3+3=6,在十位下面寫6,所以也等于66。
師:大家想出了這么多驗證的方法,究竟哪一種方法又快又準確呢?(學生討論后反饋)
生1:我認為口算很簡單。
生2:我認為擺小棒更簡單。(很顯然他不同意生1的說法)
生3:我覺得還是用豎式好,我媽媽在家教過我了。
師:大家各有道理,我們暫且保留大家的意見,用你喜歡的方法對第一個乘車方案的第2個問題進行驗證??凑l做得又對又快。
(做得又對又快的是用豎式計算的,直到好多學生做好了,擺小棒的學生還沒數(shù)好小棒,口算的學生是先算30+30=60,60+5+65后面的65+4=69還沒有寫完。另一位口算的學生是這么做的:5+4=9,30+30=60, 9+60=96,得數(shù)算錯了。)
師:看來學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還是挺好的。那么用豎式計算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應注意什么呢?(剛才用豎式計算的學生舉起了手,教師請他到前面邊寫邊介紹)
生1:首先把個位和個位對齊,十位和十位對齊,再從個位開始加,個位相加的數(shù)寫在個位下面,十位相加的數(shù)寫在十位下面。
生2:老師,我是從十位開始加的,也得69。
師:真不錯,在驗證第一種方案的過程中大家創(chuàng)造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,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對第二種方案進行驗證。
在驗證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新的發(fā)現(xiàn)嗎?在小組中交流一下。
生1:我做的是36+34,我發(fā)現(xiàn)個位上的 6+4滿十了,我就把十給了十位,十位就變成7了,36+34=70正好可以坐一輛車。
生2:我是用豎式驗證的,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。36+34=70正好可以乘一輛車。
生3:我驗證的是第2個問題,30+35=65(個位相加沒滿十,不用進位。)65比70小可以乘坐一輛車。
師:大家說得非常好,我們在用豎式計算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時,要注意什么呢?同桌相互提醒一下。
二、運用知識解決問題
1.基本練習。
說出□里可以填幾, (四人小組每人一題)每組派一名代表回答。
2.獨立練習。
任選一組題目,用豎式做做看(找兩個學生板演)。
(1) 62+17=36+24=
(2) 3+84= 43+17=
3.我?guī)湍銠z查。 (小動物看到大家在學習,也做了一道題請同學們幫忙檢查一下,看他們做得對嗎?多媒體出示小動物做的題目。)
師:你能說出他們做錯的原因嗎?
生:小熊寫豎式的時候,把20寫成2了。
生:小白兔個位相加滿十,忘了向十位進 1了。
生:小狗的豎式寫對了,橫式上忘了寫得數(shù)了,小狗太可惜了。
生:小猴子橫式上的得數(shù)算對了,豎式的個位上丟了0,小猴子太粗心了。
師:看了小動物做的題,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?
生:寫豎式的時候,相同的數(shù)位要對齊。
生:從個位開始加,個位相加滿十,別忘了向十位進1。
生:別跟小狗似的橫式上忘了寫得數(shù)。
生:書寫要認真,別像小猴似的丟三落四。
師:大家說得非常好。下面的問題看誰做得好。
三、聯(lián)系生活實際,活用數(shù)學知識(多媒體出示課本13頁第1題)
1.老師有一位鄰居小明,他非常喜歡運動,媽媽給他買了一雙跑鞋、一個足球,共用多少錢呢?一身運動服又用去多少錢呢?你能幫小明算一下嗎?
(學生獨立完成,小組交流評價。)
2.比比誰聰明。
四、教師小結(jié)
師:今天同學們可幫了老師的大忙了,不但想出了乘車的辦法,還創(chuàng)造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(筆算加法)。不過,老師有一事不明,你們?yōu)槭裁床话才哦?)班和二(3)班的同學同乘一輛車呢?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課后解決,下一節(jié)課我們再進行交流好不好?
【《兩位數(shù)加兩位數(shù)的筆算》教學設計】相關文章:
,
上課方式:"一對一"VIP班 "2-6人"精品小班 "10余人"大師班課程特色:名師輔導,高分保優(yōu)
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暑假班搶先優(yōu)惠報名!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第十一單元《統(tǒng)計和可能性》教材分析文章內(nèi)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第十一單元《統(tǒng)計和可能性》教材分析本單元教學兩部分內(nèi)容:一是統(tǒng)計知識,分類整理事件里的信息,用方塊圖表示數(shù)據(jù);二是感受確定現(xiàn)象與不確定現(xiàn)象,初步體會可能性。第96頁例題統(tǒng)計小紅家養(yǎng)的雞、鴨、鵝的只數(shù),圖畫呈現(xiàn)的是一個確定事件,學生會利用已有的經(jīng)驗,把三種家禽分別計數(shù)?!鞍撞恕笨ㄍㄖ赋雒總€方塊表示1...